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两弹一星”元勋中的烈士,娶了中科院最美的玫瑰,永怀一颗赤子之心

[复制链接]

66

主题

83

帖子

3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8 15:1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题目下方漫漫说,免费关注顶尖好文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来源央视新闻

他,“两弹一星”元勋中的烈士,坠机时以血肉之躯保重要科研资料完好,周恩来和钱学森闻之泣涕。他就是郭永怀——永怀赤心,永怀初心,永怀决心。他的妻子即语言学家李佩先生。今日,郭永怀与李佩的合葬仪式在京举行。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后来者,永怀感佩。
永怀赤心

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城曙色未白,寒气逼人,六时许,首都机场附近的居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一架民航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在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现场惨不忍睹。

唯一的幸存者回忆说,在飞机剧烈晃动时,他听到一个人大喊:“我的公文包!”后来的事情就不记得了。

烧焦的尸体中有两具格外引人注意,因为他们紧紧抱在一起,当救援者尝试把他们分开时,才发现两人血肉之躯护着的是一个皮质公文包,里面装有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关乎国家利剑的锻造,完好无损。


短短十秒,危急时刻做出这近似本能之举的,就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看到眼前的一切,前来接应的士兵也落泪了。

据其同事回忆,得知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硬是扛着一滴眼泪都没流,偶然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消息传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失声痛哭,良久不语,随即下令彻查这一事故。

钱学森听闻泪涌,后来写下了一篇感情浓厚的怀念文章,“郭永怀同志因公乘飞机,在着陆事故中牺牲了。是的,就那么十秒钟吧,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位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应用力学家就离开了人世;生和死,就那么十秒钟!十秒钟是短暂的。回顾往事,郭永怀同志和我相知跨越了近三十个年头,而这是世界风云多变的三十个年头呵……”

△郭永怀


永怀初心

郭永怀出生于山东荣成县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在新建的西南联大改学航空工程。1939年,他考上了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时,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

1941年5月,郭永怀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素有“航空之父”之称的冯·卡门,研习空气动力学。他的博士论文挑选了当时最具挑战性的课题,跨声速流动研究,一举拿到了博士学位。

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平生知己钱学森,学习之余,钱学森最乐意干的事情就是开着车,拉着这个颇有几分书呆子气的师弟兜风。

△郭永怀

当时人类虽已实现了飞行的梦想,但飞行的速度并不理想。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声速时,会突然阻力剧增,操作失灵,常常导致机毁人亡,这个摆在科学家面前的难题——“声障”——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而郭永怀和钱学森不久就合作拿出震惊世界的重要论文,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也是继莱特兄弟之后人类航空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1946年,冯·卡门的大弟子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特聘郭永怀前去参加业务领导工作。于是,郭永怀成了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的主持人之一。郭永怀正是在此与李佩相识、相恋。

△郭永怀与妻子李佩

郭永怀研究的学科常接触一些机密资料,美国方面让他填写一张表,上面有一项内容便是“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如果不同意就会失去涉密资格,郭永怀毫不犹豫地填了“否”。

1955年,钱学森突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远隔重洋写信给自己的师弟,“快来快来!!这里是科学家的乐园!!快来快来!带人来!带书来!!!快来快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我们给你已经准备好了办公室和住房!离我家也很近!!我们是邻居了!你来的话可以带计算机,哦!电冰箱也可以带!北京夏天有点热!!”

△郭永怀与康奈尔大学同事

1956年回国前,郭永怀已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院的三大支柱之一。自十几年来所遨游的学术前沿全身而退,其代价不言自明。

李佩回忆道,“老郭那时已经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许多朋友都劝他,康奈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很不错了,孩子将来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挂记着那个贫穷的家园呢老郭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我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面对重重阻挠,素来沉默的郭永怀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

△正是在这次野餐会上,郭永怀烧毁自己的研究手稿。

在为自己举行的欢送野餐会上,他把尚未发表的论文手稿全部一页一页扔进了炭火堆,在场的同事、学生无不为之唏嘘叹惋,要知道,“这颗罕见的聪慧大脑所留下的任何思考印迹,都值得恒久珍存。”郭永怀此举,是为了不让移民局再有借口妨碍他回国。



永怀决心

一回国,他就和钱学森投身于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国家的需要,就是郭永怀选择的方向

△郭永怀指点研究生

1959年6月,苏联方面突然致函中共中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第二年撤走全部核工业系统在华专家,随后又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这意味着中国核武盾牌的制造,只能自力更生。

1960年3月的一天,钱三强突然上门来找郭永怀,足足谈了三个小时,李佩后来才知道,是钱学森把郭永怀推荐给了钱三强,要他承担自主研发原子弹的力学保障工作。正是这一次拜访,郭永怀的名字和中国原子弹联系到了一起。当时首要任务就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开展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

△郭永怀(前排居中)与钱学森(前排右一)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当闪光火球和蘑菇状烟云冉冉升起时,全体测试人员一片沸腾,郭永怀却瘫软在试验现场,他太累了……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启动后,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式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决定搭乘当晚的飞机。 临行前,同事劝他次日早上再走,郭永怀笑着说,只要打一个盹就到了,第二天早上刚好汇报工作。没想到,这一去他却再也没有回来……

△纪念邮票《中国现代科学家(六)》之一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

郭永怀牺牲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不到两年,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99年,他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郭永怀先生一人的研究成果,在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三个领域都有覆盖。


永怀感佩

郭永怀离世之后,李佩尽可能让家里的布置保持原样,“就好像他仍旧在家一样”,那架从美国带回来的钢琴还在原处,他们曾在这架钢琴边听女儿弹奏美妙的乐曲……上个世纪90年代,郭永怀与李佩唯一的女儿郭芹病逝了。今年年初,李佩先生也在将满百岁时逝世。

△郭永怀一家三口

李佩,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中科院最美的玫瑰”,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后改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亲自制定了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后自费留学的方式。

△李佩晚年

晚年,李佩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毕生积蓄全部捐出,设立了“郭永怀奖学金”。在郭永怀先生104岁诞辰日,李佩又拿出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藏品,捐给了力学所:郭永怀生前使用过的纪念印章、计算尺、浪琴怀表,以及1968年郭永怀牺牲时的遗物——被火焰熏黑的眼镜片和手表。

1988年,力学所特别为郭永怀制作了塑像,且将他的骨灰安葬于塑像之下。应李佩先生遗愿,今日,郭永怀、李佩的合葬仪式在京举行,阔别近半个世纪,二人从此可安然长眠于苍松翠柏之下。


年轻的科研俊才,或擦肩而过,或驻足停留,都将在前辈们铺好的路途上继续求索不息……


你认为人最可贵的是永怀____
喜欢的亲们,欢迎点赞分享到朋友圈
编辑:漫漫,材料学博士,现居新西兰,
喜欢猫,喜欢简单随意的生活,喜欢纯净甜美的韵味
我的微信公众号漫漫说:enjoy-talking
欢迎长按下面我的头像识别加关注漫漫说,谢谢


推荐我的另一个微信公众号,里面都是我的原创文章,记录了在新西兰的点点滴滴,用慢悠悠的笔触渲染一个简单安稳的女人的故事,欢迎你关注,你可以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加关注,也可以搜索lixiaotuo01的微信公众号关注


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加关注我原创,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heme by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