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假,去博物馆里感受历史吧!这些城市里的文物展览你千万别错过!

[复制链接]

78

主题

91

帖子

40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4:0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再祝各位长假愉快!

大过节的,就不给大家发送正经的历史文章了,轻松一下,可以去博物馆里看看展览,亲身体验一下穿梭时空,“看见”历史的感觉。
博主特地为大家收集了全国主要城市里这段时间值得去看看的展览信息,七天长假,如果不愿意看人山人海,又没办法出国的亲们,去看看展览也是蛮不错的哦~

北京
【首都博物馆】

9月27日,筹备出宫一年之久的故宫养心殿,终于“摆驾”首都博物馆了!今年恰逢首都博物馆建馆35周年、新馆建成开馆10周年,600岁故宫和80后首博在此前良好的展览合作基础之上,隆重推出了今年的重磅展览——《走进养心殿》。本次特展展期从9月27日到明年2月26日,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年度大展。

展览详情(按住右侧滑块向下拉):


启禀皇上:
养心殿要“摆驾”首都博物馆了~!


起驾!

养心殿位于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从雍正帝“四爷”移居养心殿开始,这里成为清朝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政务活动的中心,先后有八位皇帝生活起居于养心殿,他们曾在此召对臣工、批阅章奏,丹青吟咏、潜心礼佛……

▲ 养心殿建筑示意图

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这一区域随之关闭。这不免让到此参观的观众留下了些许遗憾。如今,养心殿走出了紫禁城,首次在首博以博物馆展览的方式对公众开放,敞开宫门,让观众畅游其中。

走进展厅,就能感受展览带给你的时空交错感:历史时间里的养心殿和故宫空间里的养心殿都交汇在现代首博展厅的时空中。


▲展厅场景

整个展览分为“养心殿正殿明间”、“西暖阁”、“三希堂”、“东暖阁”、“仙楼佛堂”、“皇帝的日常休息之处”、“天工匠意——皇家造办”七个单元。




▲ 养心殿示意图(故宫博物院提供)

养心殿复原设计中,整体造型、壁纸色调等都与原状一致,步入其中,仿佛穿越百年而来,置身于西暖阁、三希堂、东暖阁、仙楼佛堂……感受帝王指点江山与闲情雅趣。



▲展厅场景

如果想了解三希堂名字的由来?明窗开笔、垂帘听政都发生在什么地方?皇家造办到底严苛到什么程度?这里举办过什么寿诞婚庆?皇帝的一天在养心殿如何度过?不如在展览一探究竟。



▲展厅场景

在近距离观看帝王生活起居的细节,感受皇家氛围后,你也可以来一次“穿越”,展览中设计了VR体验,带上眼镜,就能以乾隆帝的视角,坐落于三希堂的床榻之上;还可以步入东暖阁内,透过纱帘感受两宫皇太后垂帘的一幕;更可以深入神秘的后殿,探知帝后的生活起居。

▲VR眼镜

此次来自故宫养心殿的268件套珍贵文物,几百年来第一次走出紫禁城,“摆驾”首都博物馆。






为了给观众营造良好的观展体验,展览实行预约参观,详细预约信息请登陆首都博物馆官网:http://www.capitalmuseum.org.cn/

另外,喜爱收藏门票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能错过本次展览,我们特别为展览设计了具有纪念意义的门票,届时会为大家盖上“养心殿宝”玺印。


▲特展门票

说了这么多,展览的精彩之处根本说不完,
大家还是亲自来首都博物馆感受一下吧!
要问十一去哪里,必须首博养心殿!


其他展区展览:

大元三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9月9日-12月9日 周一闭馆 9:00-17:00
地点:首都博物馆 一层 B展厅
费用:免费

“岂识天子居,九重郁沈沈。”
古代天子所居之都城,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其选址、规划和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套既敷功能需要又合于美学的营建理念。元代乾元一统,三座雄伟的都城——上都、大都、中都次第而起,其巍峨壮丽、匠意哲思超迈前代。
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都冠盖满阶、商贾云集,富庶繁华为一时之最。伴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上都、大都的声誉与影响远及域外,堪称世界都会,正所谓“民物阜,岁时和。帝居不用壮山河!”

燕京八绝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8月9日-11月9日 周一闭馆 9:00-17:00
地点:首都博物馆 地下一层 A展厅
费用:免费

北京别称燕京,自金元定都于此,各地手工技艺的精华由民间汇聚到北京宫廷,在不断地融合与升华中形成了一系列极具“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品。其中,玉雕、牙雕、景泰蓝、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京绣、宫毯这八大工艺门类在近现代艺术家的传承、发扬下,被后人赞誉为“燕京八绝”。
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和商业化生产的普及,慢工细作的手工艺品已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除了工艺技法上的精益求精,传统手工艺还承载着老艺人在他们那个时代里曾无比珍视的造物信仰和超乎功利的用心。现在,让我们跟随时光的脚步,走进“燕京八绝”的世界里,在 皇家审美与民间智慧的光芒中开启一段悠远、雍容、匠艺合一的京韵之旅。

【故宫博物院】

9月28日,“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震撼开幕。来自印度笈多与后笈多时期、中国北魏至初唐时期的175件代表性石质雕塑作品和少数铜质、陶泥质造像同场展出,是近年来罕见的中印艺术盛宴,也是我国首次将中印古代同时期的雕塑艺术进行对比展示。展期至2017年1月3日,展览不单独售票,持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免费参观。趁“十一”假期,来故宫午门感受雕塑艺术之美吧!










【颐和园】

2016年9月28日,“来自草原丝绸之路的文明——鄂尔多斯青铜器特展”在颐和园德和园扮戏楼内开展。此次展览由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与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联合举办,展期至11月中旬。

展览共展出227件套,商代、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几类青铜器,为观众展示千年前北方少数民族生活、战争、祭祀等的场景。


===独树一帜的草原丝路青铜文明===

展览详情(按住右侧滑块向下拉):


从十九世纪末叶开始,在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了大量以装饰动物纹为特征的青铜及金、银制品,具有浓郁的自身特征。由于以鄂尔多斯及其周边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也最具典型性,因此,被称作“鄂尔多斯青铜器”。
  
“鄂尔多斯青铜器”起源于商代,春秋、战国是它的鼎盛时期,是活动在北方长城沿线地带、以狄—匈奴为代表的我国北方地区早期畜牧—游牧民族的物质文化遗存,种类繁多、形制多样,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实用器具、装饰品以及车马器三大类:

(一)彰显北方草原民风的实用器具


鄂尔多斯青铜器大多是当时的实用器皿,它与北方草原民族的的日常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及人们最直观的意识观念。“鄂尔多斯青铜器”实用器具中,包括兵器、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作为兵器使用的,主要有短剑、流星锤、棍棒头等。


早期北方民族彪悍尚武,短剑是成年男子必备之物。由于短剑既是他们马上近距离进攻的利器,也是贴身搏斗和护身的武器,同时还具有武士身份及对战神崇拜的双重象征,所以他们对短剑备加宠爱。



▲各种类型短剑线图




▲双鲵衔蛙首双马格青铜短剑-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青铜管銎斧



▲青铜镞




棍棒头、流星锤使用方法 


棍棒头、流星锤不仅是“鄂尔多斯青铜器”中最具特征的器物之一,也普遍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狩猎文化中。前者既是一种装柄使用的砸击工具,也可装短柄用于抛掷击打;后者则在一个棱面上设圆形环钮,是两个一组,彼此用绳索相连,抛掷出去击打、羁绊动物的工具。


生产工具包括刀、斧、凿、锥等。


北方畜牧民族的主要生活资源就是放牧的牛羊以及狩猎所得的猎物,由于这些生活资源从宰杀、切割、食用,以及皮革的加工、使用等,都离不开锋利的带刃工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普遍使用短刀的传统。






牧人使用青铜刀生活场景复原



▲青铜锥


青铜锥主要用于皮革的缝制、弓箭的加工。

生活用具包括挂钩、铜镜、匕形器、青铜匙等。


青铜鍑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一种炊具。




蟠螭纹青铜鍑-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舞蹈纹青铜鍑-北朝(386年-581年)




鍑的基本形制及演化图





菱形纹柄青铜匙-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青铜挂钩


这个挂钩是由马作纹饰,挂钩中央部位的大马背上还背着一匹小马,两端的挂钩也是由抽象的两匹马所组成,其中在挂钩的弯钩处还刻画有一匹倒立的老虎的纹饰,整个构图复杂多变,反映了构图者巧妙的构思。


(二)洋溢着草原风情的青铜装饰品

北方早期畜牧民族非常重视用金属饰物对自己的装扮, “鄂尔多斯青铜器”装饰品,种类繁缛,造型多样,包括头饰、项饰、腰带饰和配饰等。其中以各种动物纹为装饰图案或者以动物为造型的带扣、饰牌、饰件等,是当时最主要的装饰品。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应为腰带饰,是“鄂尔多斯青铜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北方民族广泛使用、用以标明身份地位的最重要的服饰品。



头饰、服饰使用复原图





▲匈奴王冠





金质妇女头饰




包金卧羊带具


这是一套非常罕见的盘角卧羊铁芯包金带具,分别由带饰和带扣组成,同时具有装饰与束带的功用。带饰采用高浮雕与圆雕相结合的造型技术,用金片锤揲成盘角卧羊形图案。带扣作竖长方形环状,用金片锤揲出卷云纹图案。扣合时带饰背部的钩钮搭入带扣的狭长孔内,两个羊头相抵,整套带饰金光灿灿,豪华显贵无比,是迄今所见鄂尔多斯青铜器中极其罕见的珍品。





双马纹青铜饰牌-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饰牌-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精美饰牌的线图


各类饰牌是 “鄂尔多斯青铜器”中最具魅力,最能反映早期北方草原民族自身文化、艺术特征以及与欧亚草原文化交融信息的物品。饰牌依其平面形制大体可分为动物形、长方形及“P”形三大类,大多背部有钮。

鄂尔多斯青铜器的纹饰具有浓郁的北方草原民族风格,集中展现了草原民族对于当时的森林草原和他们赖以生存、朝夕相处的各种生动生物浓郁的迷恋情结,通过他们深邃的眼光,利用青铜器再现草原场景表达内心特殊的情感。





牛头青铜饰件-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各种饰件线图


青铜饰件。在“鄂尔多斯青铜器”中,有大量造型多样的浮雕、透雕制品,它们一般形体较小,特征鲜明。以鸟形、双鸟和变体双鸟形、联珠形、兽头连珠形、锯齿形等为代表的青铜饰件,也是腰带饰的一大门类。既起到美观、装饰性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类似于铠甲的防护作用。

(三)再现早期北方民族驭马技术的车马器

马是游牧民族生产、代步和作战的主要工具,正是由于骑马术的出现和娴熟的驭马技术,才使得他们在与其它民族的对抗中占据了了先机,马既是他们的忠实伴侣、也是他们的宝贵财富,因此,对马的防护和装饰,同样是北方民族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和引以为豪的一件大事。同时,马车也是重要的战争和仪仗用具。各式马具是“鄂尔多斯青铜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便于驾御马的马衔、节约、防护马要害部位的当卢及用于美观的饰件、泡饰、銮铃等。



马具在马头上的位置图




虎头形节约




虎头形节约线形图



这件是一种形制较为特殊的虎头形银节约,整体略呈竖长椭圆形,正面作一个直立虎的上半身造型,上部的虎头为高浮雕,虎耳竖立,双眼圆睁。虎的前肢贴身抬起,虎爪置于颌下,虎的上躯简化为卷云形图案。背面上部有十字形穿钮,出土时穿钮内保留有相互交叉的皮条朽痕。下部刻有“少府二两十四朱”等铭文,刻款中的“两”字,字体与战国时期赵国铸造的圆肩圆足布上的“两”字相同。该银质节约造型独特,制作精美,是目前所见“鄂尔多斯青铜器”中最考究的马具之一,它在研究战国时期的度量衡制度、书法以及早期北方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交往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青铜铃-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鄂尔多斯青铜器”中,大量形制多样的铃铛,其中除较大型的应为车舆銮铃及动物项下佩挂之物外,多数应是人们的随身佩戴饰物。





伫立驴形青铜杆头饰-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这组伫立驴形青铜杆头饰造型精美别致。这种器物大多数是成双成对出土且左右对称的。是北方游牧民族重要的车马器件。




蹲踞回首形青铜鹿-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伫立青铜鹿-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北方先民在随葬品的选择上发生了一定的变革,战国中晚期以后的墓葬中,大量圆雕、浮雕、透雕的鹿、羊、马等动物造型的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出现和动物实体数量的减少,是这一变化历程的真实再现。也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圆雕卧鹿腿部大多平行分开,依造型将它们判断为插到车舆之上的装饰物。

===走进丝路草原民族的青铜天地===


鄂尔多斯青铜器因其具有的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研究价值,同时又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是难得的古代艺术珍品,而备受世人瞩目。本部分从活力四射的原生态草原艺术、畅行无阻的青铜文化交流、娴熟的青铜铸造工艺等三方面为观众展现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展览信息


名称:来自草原丝绸之路的文明——鄂尔多斯青铜器特展
时间:2016年9月28日至11月16日
地点:颐和园德和园扮戏楼内
展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

营造中华:清华营建学科专题展

时间:  09月11日 ~ 2017年03月10日 每周二至周日 09:00-17:00
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0展厅
费用:  30元

此展览集中展示中国营造学社简史及学术成果,并对梁思成等学界先驱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建构过程进行扼要梳理,使读者能藉此对感受中华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梁思成等的学术贡献有更好的了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江浙沪【上海环球港博物馆】

那个被埋在厚重且坚硬如岩石般的熔岩底下整整1900年,被遗忘了15个世纪,它才得以重见天日的古城---庞贝。像是大自然制作了一座人类城市的标本,通过这个巨型的标本,大到完整保存下来的竞技场、剧场、公共浴池、酒店,甚至在当时鼎盛闻名的妓院,小到妇人刚烤好的面包、主人赠予奴隶的首饰,还有那安静附在物品上的火山尘埃。今天的我们得以穿梭时光隧道,窥见这个一度被从地球上抹去的庞贝古城。

主办方从意大利引进,由庞贝遗址监督委员会借展,提供近300件1900多年前古罗马时期庞贝的文物真迹。展览展现出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猛烈喷发而一瞬间被掩埋的庞贝古城,以及被原样保留的庞贝人的生活文化。现场将300件展品分为六大展区,为观众展现庞贝的生活和艺术、生命与死亡,也将带给观众如亲临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前的古代城市庞贝的体验。



时间:  07月09日 ~ 10月09日 每天10:30-20:30( 周一14:00~18:00)
地点:  普陀区  上海月星环球港4楼
票价: 单人票 120元(工作日100元)    三人票 300元(工作日250元)

【江阴市博物馆】

展览看点:扬州八刻是对扬州工艺中所涉及雕刻工艺种类的概称,它是以“八”来寓全寓多,包括漆雕、玉雕、竹雕、木雕、牙雕、瓷刻、石雕、砖雕、骨雕、角雕、核雕、剪刻纸等艺种。目前一般将扬州雕刻艺术中成就较高且传承关系明确的漆、玉、竹、木、牙、瓷、石、砖为代表的八种雕刻艺术,称之为“扬州八刻”。


展览名称:匠心雅艺———扬州博物馆藏古代雕刻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6年9月29日至2016年10月28日
展览地点:明清服饰馆(N)
主办单位:江阴市博物馆  扬州博物馆

展览详情(按住右侧滑块向下拉):




古有隋炀帝三下扬州,
诗仙李白更是留下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佳句,
可见,
扬州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的美誉可谓实至名归。


扬州园林、扬州八怪、盐商、剪纸艺术等,
这些都称得上是扬州的文化名片,
对了还有狮子头!
(美景当前依旧掩盖不了小编的
一颗吃货心)


扬州文化艺术十分繁荣,
一时人文荟萃,盛况空前。
其中,
扬州雕刻艺术,
即今人称谓的“扬州八刻”
更是以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艺坛独领风骚!


搬起你们的小板凳火速来围观,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扬州八刻是对扬州工艺中所涉及雕刻工艺种类的概称,不是实指,它是以“八”来寓全寓多,包括漆雕、玉雕、竹雕、木雕、牙雕、瓷刻、石雕、砖雕、骨雕、角雕、核雕、剪刻纸等艺种。目前一般将扬州雕刻艺术中成就较高且传承关系明确的漆、玉、竹、木、牙、瓷、石、砖为代表的八种雕刻艺术,称之为“扬州八刻”。

一言不合直接上图~
(奏是这么简单粗暴辣辣你咬我呀!)






一切已就绪~Look!


还记得
那些年
我们背过的那篇古文么~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一句话证明小编的语文确实是语文老师教的呢!)

明代魏学洢在《核舟记》中就曾给我们展示过精美绝伦的核雕工艺,令人赞叹不绝。不甘心只在文字中领略传统雕刻艺术的魅力?


【余姚博物馆】


展览名称:兰亭的故事展览时间:2016年10月1日—10月31日
展览地点:余姚博物馆临展厅
主办单位:绍兴市文物管理局 、余姚市文化新闻广电出版局(旅游局)、余姚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单位:绍兴博物馆、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余姚博物馆
鸣谢单位:故宫博物院、故宫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



展览详情(按住右侧滑块向下拉):




由绍兴博物馆与余姚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兰亭的故事》全国巡展第31站将于2016年10月1日在余姚博物馆开展。
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山川灵秀,人文荟萃,历代书画艺术家英才辈出,宗师巨匠不断,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著名文人盛会——“兰亭雅集”就发生在这里!

兰亭

余姚是虞世南的故乡,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其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虞世南所摹的《兰亭序》被称为最能体现兰亭意蕴的摹本。
余姚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之美誉,自古人杰地灵、人文璀璨,更有兰亭续会之遗风。元至正二十年(1360),刘仁本治师余姚,作雩咏亭于州衙内的秘图湖北,邀集瓯越来会之士四十二人,同修禊事,即为“续兰亭会”。

虞世南临《兰亭序》
《兰亭的故事》是2013年2月绍兴博物馆推出的一个专题展览,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王羲之书写兰亭序,以及兰亭序历代版本的传奇,形象地传播了书法知识和兰亭文化。展览从2013年5月开始巡展,截至2016年8月,已经走进了浙江、江苏、上海、四川、贵阳、湖南、湖北、山西等地区的30家博物馆。

绍兴博物馆

《兰亭的故事》展厅一角

如今,《兰亭的故事》巡展来到余姚博物馆。展览将通过系列摹本、拓本展示历代有关兰亭的书法艺术,讲述有关《兰亭序》的系列故事。

余姚博物馆


余姚博物馆位于风景旖旎的余姚城区龙泉山西麓,是余姚一座风格独特的标志性建筑。2003年初建成开放,2010年经扩建后重新开放。扩建后的余姚博物馆由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两部分和谐组合而成,总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其中基本陈列面积2100平方米,临时陈列面积300平方米。余姚博物馆是综合性国家三级博物馆,文博二级风险单位。2013年1月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他城市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展览信息名称:中国科学考古第一人—梁思永
时间:2016年9月28日——2016年11月22日
地点: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主办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协办单位:齐齐哈尔市博物馆                  昂昂溪遗址博物馆



展览详情(按住右侧滑块向下拉):


梁先生其人
梁思永先生,祖籍广东新会,是梁启超先生的二儿子。他1904年出生于上海。1923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班。次年赴美留学,后就学于哈佛大学研究院,专攻考古学和人类学,曾参加美洲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也曾专门研究过东亚考古学的问题。
生平经历
1927年7月梁思永先生回到中国,多次参与国内考古工作:1930年完成了中国人第一次系统的东北考古调查;1931年,参加了安阳小屯、后冈及山东历城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因其在中国考古学上的杰出贡献,1948年梁思永先生被评为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梁先生没有跟随史语所移居台湾,而是选择留在北平,为即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网罗人才,谋求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
1950年夏,梁先生受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虽不能出门,却计划和指导田野调查发掘和室内研究工作,培养年轻干部,为解放后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梁思永先生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却为中国考古学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这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梁思永先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此次展览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大量的文物展示、图片资料以及复原场景带您走近中国科学考古第一人——梁思永。

第一部分:先生之路
梁思永,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
他通过一生的实践,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壮大及考古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他继续为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建立和考古学学科规划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是功不可没的。梁思永的许多学术活动, 赢得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大力赞誉。他对考古学的钻研,使我国的考古学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部分  群星璀璨正当年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古人们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有一部分流传至今,更多的却已经随着时代湮灭、流逝,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解不开的谜团。为了了解以前年代的文明发展史,人们不断探索,一点一滴考察、发掘。北京猿人、殷墟、马家窑文化、河姆渡文化等等,每一次的考古大发现都给我们惊喜。这些功劳都是考古学家们不辞辛苦换来的,即便在那艰苦的岁月里……

第三部分  家族的荣光
梁思永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改革家,一代文化宗师梁启超的二公子。梁家在梁启超之前是个普通的耕读之家,到了梁启超,梁家文运勃兴,人才辈出。梁启超从小受父辈悉心教育,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有神童之称。青年梁启超目睹清廷腐败,列强纷至,中国面临亡国危险。他满腔义愤,一心救国,1895年和康有为一起,组织“公车上书”。竭力用西方资本主义之法来维新救国,促使广大知识分子的觉醒。此外他还是一位勤奋的思想家和学问家。他平均每天写作五千字,落笔成章。在其短短的56载春秋岁月里,他是著述最多的一位学者之一,其著作数量超过了在他之前的朱熹、王船山等人。
梁启超又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一生养育了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位院士,其他的子女也几乎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号称“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

梁思永先生作为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贡献于这一事业了。正是由于考古学的诞生,证实了史前人类已经存在了无数岁月,这种岁月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文化?探寻这段历史,找到解释这段历史的方法,就是近一百年来以梁思永先生为代表的考古学者的追求。梁思永先生的价值就在于他特有的才能,特有的贡献,特有的精神,尽管知道他的人不多,但历史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山西博物院】

时间:2016-08-31——2016-11-27
时间:2016-08-31——2016-11-27
地点:山西博物院一层临展厅
  
山西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十二五期间,从主动性考古研究课题,到配合经济建设的抢救性发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实施了近百个田野考古项目,收获了数以万计的遗迹遗物。考古人几乎每年都会给公众带来发现的惊喜,解密了许多学术疑团和历史事件,丰富了山西古老的地域历史与文化遗产。
   
考古学家正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文化责任,让公众了解他们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此,我们选择了19个考古项目的近800件展品,特邀考古项目主持人和专家,以故事的形式,将五年来的山西重要考古成果汇报展示给公众。期待着与您们一起走进考古,分享其扑朔迷离的发现经过和探索解谜的心路历程,进而从考古故事凝练的精神中提升当代文化的自信、汲取创新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广州博物馆】

杯盏事 品茶趣——中国历代茶具精品展
展览日期:9月28日—10月30日

广州博物馆与镇江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杯盏事 品茶趣——中国历代茶具精品展》展览于9月28日正式开展,展览遴选170余件(套)先秦至现代极具代表性的茶具精品,观众可从历代茶具中饱览和感受中国悠久的饮茶文化和历史。

展览详情(按住右侧滑块向下拉):




隋唐时期,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茶道盛行,饮茶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人们不仅讲究“煮茶”技艺,对茶具亦十分重视,陆羽《茶经》中详列风炉、鍑、碾、鹾簋、碗等二十五种茶具。盛唐时的茶具以金银器皿为主,这与唐代贵族喜用金银器有关。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发展迅速,日趋纯熟,大量吸收西亚和中亚金银器发达地区在工艺、造型及纹饰等方面的长处,使得唐代的金银茶具既实用又精美。本次展览中展示了一组唐代银质茶具,包括莲瓣印花银质高足杯,银筋,银匕,银勺,鎏金双凤纹带盖大银盒等,其中有一件荷叶形银盖形制非常特别,银盖呈卷边荷叶状,顶饰柿蒂饰及曲状钮,盖面錾刻双曲线以表现细密的叶脉,边口悬鱼四尾,内边刻“力士”二字。该器器形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錾刻工艺十分精细,荷叶的蒂、茎、叶脉都一一表现无遗,线条流畅细密,堪称唐代金银器中的一件佳作。可是这件银盖是什么茶具的盖子呢?据查,唐人的饮茶习惯与现代人有所不同,有在茶中加盐的习惯,唐人认为盐有益发茶香的作用,所以在烹茶时在茶汤中加入适量的盐调味,这就使得唐代茶具中产生了一种特有的器皿——贮盐器,而这件精美的银盖就应是贮盐器的盖子。
唐荷叶形银盖  镇江博物馆馆藏

宋人“点茶”好黑盏
宋人饮茶一改唐人“煮茶”之法,将茶末置于茶盏,以茶瓶注汤点啜,称“点茶”。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宋代点茶比唐代煮茶法更为讲究,包括将团饼炙、碾、罗,以及侯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在点茶方式的基础上,宋人还创造出了一种被称为“斗茶”的饮茶娱乐方式,不同的饮茶习惯使得茶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将看到数件宋代的黑釉茶盏,其中有一件广州博物馆馆藏的“供御”铭兔毫釉瓷盏,盏身弧壁、小圈足,口沿浅凹槽一道,一般称为“束口碗”,是建窑瓷盏中的常见造型。该盏外底印“供御”二字,可见其应为进贡宫廷而作。这样的黑釉茶盏是“斗茶”专属茶具。宋人斗茶,先斗色、次斗痕。先将研细的茶末放入茶盏之中,一边以执壶注沸水下冲,一边用茶筅击拂,最后看谁汤花“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则为赢。宋代斗茶多采用白茶,使用这样的黑色瓷盏不仅易分辨水痕,且最宜衬托洁白茶沫的汤花之美。
“供御”铭兔毫釉瓷盏  广州博物馆馆藏
清人“冲茶”喜盖碗清代,茶文化呈现出多元面貌。清康、雍、乾三代是清宫茶具制造的鼎盛期,出现了粉彩、珐琅彩、仿木石等创新茶具。从茶具形制讲,除茶壶与茶杯外,盖碗是清代茶具一大特色。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充分展现了中国人器用之道的哲学观。当然,绝非清代的茶碗全部带盖,清代茶碗在烧制中即分为盖碗和碗两类。本次展览中展示有两件清乾隆三清茶诗瓷碗,皆为清宫旧藏,“三清茶”是以江南早春时节的梅花、佛手、松实和紫禁城中采集的瑞雪调制而成,是乾隆皇帝一生中最为喜爱的茶品。三清茶具是清代皇室定制的茶具,多为矾红、青花品种,用于茶宴,宴会毕常赏赐臣子。这两件三清茶诗瓷碗,碗外白地上书乾隆御制《三清茶》诗一首,题诗后为乾隆丙寅小春御题乾隆篆体章。内底绘松树、梅花、佛手,名曰“三清图”,碗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官窑款。盖碗胎体轻薄、质地细腻,为乾隆御窑创新佳作。

清乾隆三清茶诗瓷碗其一  镇江博物馆馆藏

清乾隆三清茶诗瓷碗其二  镇江博物馆馆藏
明清时期茶具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材质的丰富上,比如,明代崇尚紫砂的茶壶,镇江博物馆藏的明代宜兴窑紫砂壶,其壶嘴与壶把钻孔塞泥而成,且在壶里有手捏痕迹,近似明代早期紫砂壶。此外,广州博物馆藏的闽粤工夫茶的茶具也颇具特色,其中一件刻花鸟纹锡制茶叶罐,为清末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常用茶具。锡制茶叶罐因为良好的气密性,既可有效防潮,也能长时间保持茶叶不变味,被奉为贮茶之上品。



【成都博物馆】


《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

由成都博物馆 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精选了故宫博物院所藏与乾隆皇帝密切相关的上百件(套)文物,带大家走进乾隆盛世和他的宫廷生活。展期为9月15日-11月15日

作为时隔30多年后故宫展第一次来到成都,也是西南地区的首个乾隆大展,成博君这次是想要低调一点点都难。

展品中一、二、三级珍贵文物可达90%以上,堪称价值连城,除了被乾隆以后的历代皇帝奉为家国珍宝的“金瓯永固”杯首次走出深宫与观众见面,甚至还有在故宫都未曾展出的乾隆亲笔所写诗稿。其他的什么龙袍玉玺,大名鼎鼎的苏轼真迹《定慧院诗稿》,唐伯虎《钱塘景物图》轴真迹,哎呦不要这么闪啊~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ybzjlishi)

关于我:一本正经说历史(ybzjlishi)

本订阅号避免调侃式的历史,用客观的态度说清历史。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消息,欢迎大家留言谈合作事宜,谢谢!




读者们,群主开通电台啦!

下载喜马拉雅FM手机客户端,以及蜻蜓FM手机客户端,搜索订阅“一本正经说历史”,就可以听到博主在电台上的音频,给各位读者在电台上用播讲历史,上下班通勤时,您可以下载来听,用听的方式来欣赏历史!希望您能继续喜欢我们!

喜马拉雅FM的关注方法▼▼▼


蜻蜓FM的关注方法▼▼▼




希望大家以后可以继续支持“一本正经说历史”!


如想看本公号作者的原创文章可点击下方标题:


清宫女人 | 金枝欲孽  | 洋人学中文 | 古人住宅 |馒头or包子? |古代小孩儿 |“公安”还是“警察” | 九一八 |古代师徒制 | 乾隆爷的中秋节 |杭州历史 | 开学日子 |清末照片 | 袁世凯 | | 雨夜屠夫 |文人骚客 | 另类君主 | 吕不韦 | 五星红旗 | 古代诗人 |  奥运会 | 古人骂人 | 老虎吃人 | 古人睡觉 | 积水潭 | 康有为 | 非我族类 | 古代菲律宾 | 香港警察 | 血战喜峰口 | 印度“阿三” | 民国“强奸女学生案” | 受虐狂人 | 禁毒史 | 欧盟 | 性虐教父 | 苏秦 | 古代下大雨 | 容嬷嬷 | 科举 | 高考 | 中国劳工 | 古代孩子们 | 宋太宗强奸小周后 | 熙宁战争 | 中世纪欧洲 | 九二共识 | 打屁股 | 下跪 | 地铁 | 民国“抓嫖” | 梁启超 | 弘皙逆案 | 雍正与西陵 | 明末与后金 |......









或者扫下面二维码,加入读者群一起谈笑风生~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可以点击下方打赏我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heme by time